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扶贫专栏 >

抵达民心才能抵达永远

                                            —访国防科工局驻黄家沟村第一书记王淘

                                                                           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

这是2015年。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

然而,就在同一年,秦岭南麓的陕西省略阳县黄家沟村,贫穷像薄雾笼罩着这片山地。黄家沟村人均收入低于2950元的贫困人口共计378人,占全村人口的1/4

378,这个数字犹如一颗钉子深深扎进王淘的心里。担任黄家沟驻村第一书记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许多个夜晚辗转反侧,思考如何才能摘掉黄家沟村民头上贫困的帽子。

50多岁的钱世青,是黄家沟村的贫困户之一。往年一开春,他干瘦脸上的两条眉就皱成一个结。家里有父亲年老待养,还有女儿要读大学,都需要钱,他必须咬牙拖着病弱的身体去镇上建筑工地拉砖。一年下来,身体像一副多孔的筛子,健康被一点点筛掉。

今年春天,钱世青不再去镇上做体力活糊口,而是在自己最熟悉的山林里,采摘野生的兰花草、香菇、木耳等山货,在家里做好口味独特的腌腊肉和泡菜,通过黄家沟村新开的网店卖出去。钱世青皱了一辈子的眉终于展开了。他眼眶红红地说,“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王书记”。

他所说的王书记就是王淘。王淘开通了“陕西黄家沟”网店,教留守村民和妇女使用网络,通过采摘山林野味在网店销售获得可观的收入。村里的乡亲慢慢相信,依靠勤劳与智慧,黄家沟的绿水青山会变成金山银山。

脱贫“三步走”:因地制宜发展山村经济

王淘来到黄家沟后,常会接待来看望他的同事和朋友,王淘也会带他们去相熟的村民家里做客。看到经济窘迫的村民,很多朋友会下意识掏出钱包想捐钱。这时,王淘总会立刻收起笑脸,义正词严地说,“我欢迎你买他们的山货,帮我们找致富的点子,但请不要随便捐钱。我希望村民永远不会有不劳而获的思想”。



图注:王淘在上网查资料。一间房子用布帘隔开,前面是办公室,后面是卧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淘深深明白,黄家沟村要彻底挖掉穷根,还是要靠村民自己。而第一书记要做的,就是带领他们找到致富的路。

 善战者,求之于势。黄家沟的脱贫攻坚战,要以山地为战场,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王淘走遍村里的每户人家,几乎爬过了山里每条小路,黄家沟的自然环境和发展现状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却几乎尚未开发;村民勤劳朴实,可是总体观念陈旧;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但在县里的号召下,无线网络已经覆盖村里的核心区域。摸清基本情况后,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王淘给黄家沟村设计了“三步走”经济发展规划:第一步,利用“互联网+”,把山林里绿色天然的山货包装成商品,通过网店卖出去;第二步,培养和引导农户依据市场需求,建立规模化养殖种植习惯;第三步,开发山林的旅游+教育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在王淘眼里,黄家沟的山林里处处是宝:野生猕猴桃口感酸甜适度,根茎还能入药;城里被当做名贵花的兰花草,在这里漫山开遍;北京人装在金丝笼里的画眉鸟,在这里无人问津.....而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的黄家沟人,却觉得这些东西都是“送亲戚都不好意思的”。

“开网店一方面是为了把村里的资源变成村民兜里的钞票,更重要的是培养村民的商品意识”,王淘说。其实,开网店对王淘这个“平时微信群都不会用”的“70后”也是一门新课程。他在网上找各种开网店的教程不断研究、尝试。在对比了不同平台上网店的运营成本和特点后,201510月,“陕西黄家沟”网店首先在微信平台开通了。

 王淘告诉留守的村民,哪些山货是城里人“稀罕”的,让他们负责采摘和收购,还特别嘱咐要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优先购买贫困户的山货。他自己“现学现用”地找销售渠道、做网店市场推广。他在国防科工局青年微信群里发了网店信息后,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和支持。网店试水的前3个月,销售额就达到8万,受益村民近20户。



图注:这是微店一部分货物快递运单。

微店的销售成绩给了王淘一个惊喜。他开始鼓励有条件的村民把老式蓝屏手机换成智能手机,耐心教他们用手机上网,陆续又有7个村民注册了自己的网店,黄家沟村的“互联网+山货”商业模式初见成效。

 网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村民也慢慢摸清门路,黄家沟村的脱贫致富可以迈出第二步了。“如果一直靠采摘野生植物,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网店也会很快遇到天花板”,王淘说。他与村干部商量,鼓励村民发展小规模中药材种植,再以合作社方式集约收购加工,既避免大规模种植毁林,又能促进农户改善家庭经济结构。等药材加工市场与原料产地磨合成熟后,再探索山林产权流转,实现产业升级。同时,鼓励村民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发展庭院经济。

黄家沟的山路,王淘每天都要走几个来回,深刻地了解到,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黄家沟许多稀有的生物,“旅游+教育”将是黄家沟村更好更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发展模式。“黄家沟的山林可以打造成‘自然立体生物百科全书’,让中学生或者生物专业的大学生甚至专家教授来这里观察和学习,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村里的土木结构住房,都是原生态的高山民居特色,要尽可能保留下来,让外地客人来这里“体验式旅游”。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实践再次证明了王淘的想法。穷,固然有客观原因,但更关键的却是人的主观选择。丰富的资源、勤劳的村民、观念的转变、信息渠道的建立,加上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让黄家沟迸发活力,村民增收也就水到渠成。

扶贫要充分发挥“先进”户的示范效应

“扶贫工作,实现贫困户脱贫是硬指标,根本是保障农村居民共享改革红利,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应该重视从整体上增加村民收入,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王淘说。

他首先把眼光投向了村里的养殖专业户。“致富路上走在前面的村民,就像村里的养殖专业户,他们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他们扩大养殖规模可以产生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其他村民致富。另外,还能增强贫困户致富的信心,让大家看到,只要肯劳动,就能过上好日子!”

钱德俊是村里的养猪专业户。五年来他一直绞尽脑汁思考为什么自己养的猪产仔量和成活率很低。去年秋天,“穿着迷彩服牛仔裤”的王淘来到猪舍里,仔细看过圈里的猪之后告诉他,“你的猪膘情太肥导致单胎产仔率低,你要增加青饲料减少米饲料好让他们减膘,到时候一窝产仔不会低于12只”。起初老钱半信半疑,但三天后王淘的话得到验证:老钱圈里一头母猪单窝只产了7只仔。老钱急得顾不上夜里山路难走,骑上摩托车就赶到了村委会。王淘把他迎进屋,从网上找到专门介绍养猪的视频,给他讲解到深夜。

按照王淘的方法,第二年老钱养的母猪产仔量果然增加了一半,老钱本该喜上眉梢,他却笑不出来。这几年为了养猪,他借贷20多万元,去年遇上生猪价格暴跌亏损严重,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眼下有3万块贷款到期他却实在拿不出钱。老钱踟蹰半天,只得又骑上摩托车来到村委会,敲开了王淘的门。第二天一早,王淘带着老钱来到镇上银行,从自己的工资卡里取出3万块借给老钱,陪他一起到信用社办了还贷手续。有朋友听说这事,问王淘怎么连个收条也不写,王淘说道,“用不着”。



图注:王淘正在老钱的猪圈看今年新买的仔猪。

老钱的猪舍前面有条地势低洼的小路,一旦遇到大雨积水能没过膝盖,曾经有村民摔倒在泥水里,险些发生意外。王淘就一直惦记着帮老钱在猪舍前面搭一座桥。“按照村里‘四议两公开’的内容,建公共设施要按照受益面大小排队,受益面大的工程比如保障村民饮用水的水利工程我们要先解决。但是这座桥关系到老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也要尽量帮他解决”。于是王淘跟村里干部商量把村委会剩的钢筋给老钱,还借给他1000块钱做材料费。如今这座桥终于开工了。

调研组来黄家沟时,离王淘一年任期结束还有三个月,听说“王书记”很快就要回北京了,钱德俊站在猪圈前半晌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问道,“能不能让王书记多留两年?”

“这杯水再烫也不能撒手”

从小在苏北平原长大的王淘,来到黄家沟才真的明白,什么是“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

黄家沟村,西接甘肃康县,南临四川广元,是全县海拔最高的地区。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蜀道难》中有一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写的正是略阳县青泥河,与黄家沟村相距只有一小时车程。黄家沟山路险难,条件艰苦,可见一斑。

王淘刚来到黄家沟时,镇上领导怕“北京来的书记”住不惯陕南的山坳坳,就在金河镇给他安排了水电卫浴齐全的公寓。没成想,王淘说,“不住在村里面,还叫什么‘驻村第一书记’”,坚持要住在村委会办公室。看着固执的王淘,镇里同志虽然敬佩却心里嘀咕,“这娃不听劝,时间长了肯定要打退堂鼓”。

村委会的房屋背阴湿冷,他跟村民讨来烧过的木头放在脸盆里生起炭火;屋里飞虫蛾子多,他把藤条绑成一捆“手动驱虫”;晚上村里没有路灯无处散步,他挑灯夜读,如饥似渴地学习支农惠农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山路湿滑又多刺藤,王淘就托朋友寄了一套迷彩服、三双塑胶鞋,下决心走熟每条山路。俗话说,“离地一尺三分险,上山百步千般难”。住惯平原的人走山路,摔跟头是常有的事。有一次,王淘沿着山路走访村民,返程时天黑透了,山路湿滑苔藓密布,他几次摔得“一屁股坐地上”,手被刺藤划得火辣辣的疼。他之后笑着说,“航天精神里不是有‘勇于攀登’吗,我在这里刚好能发扬了!”

白天,王淘和村民一起种植作物、研究养殖技术,教大家使用网络、经营网店,还要随时查看修建中的瓦房坝水利工程和生活垃圾处理站的施工情况。晚上,除了接待咨询问题的村民,他还要搜集资料、翻阅书籍,思考扶贫致富的方法,常常忙到夜里一两点才睡。


图注:王淘每天要爬半小时山路去看瓦房坝水利工程施工情况。


王淘深知,建强基层组织是黄家沟村真正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黄家沟村一共有63名党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再加上居住分散,经常组织集体活动比较困难。王淘提议,对于一般党员,要坚持“三会一课”正常学习,采取集中学习讨论与日常学习相结合,通过微信等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学习成效。对年老体弱的党员,则主动上门把政策带到党员家里,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带回村委会。这种做法得到了党员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带头的党员队伍强健,群众致富的心气也被调动起来。

黄家沟村山清水秀,但“瓜子”(当地对傻子的称呼)和癌症发病率却高于陕西省的平均水平。王淘发现,黄家沟山上矿产多,他担心是否矿产中含有的物质影响了水质,导致病症多发,决心把水送去检测。身边有人劝他别犯傻,还提醒他如果查出问题,无法跟村民交代,还可能引起恐慌。王淘却斩钉截铁地说,“既然想到有问题,不查就是对村民不负责。出了问题,我自己承担!”王淘取了村里5个水源点的水样,寄到上海某研究所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水质良好,只是可溶性有机物和泥沙含量略超标,但对人体无害。王淘这才松了口气。

今年318日,在略阳县驻村第一书记交流会上,王淘与大家分享心得时,动情地说,“‘第一书记’这个称号只有在非常时期和关键时期才会使用。我们正处在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能被推到前线是光荣的,证明了咱们的价值。我们第一书记,是指路人,责任比领头雁还要重。这杯水再烫也不能撒手!”言谈中,一个共产党员赤诚的情怀与信念在他的眉宇间展露无遗。

“融入这里,你就会深爱这里”

以前王淘觉得,作为军工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来黄家沟半年多,他发现自己泪窝变浅了,“融入这里,你就会深爱这里”。

王淘在201599日的日记里写道,昨晚雨势转大,我非常担心偏桥沟的滑坡点,村镇领导说那边已经不住人了,可是即使没有居民,山体滑下堵塞河道也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灾难。凌晨时分,我打着雨伞沿偏桥沟上行,时刻注意着头上会不会有山石崩塌,河水已经混入大量泥沙变得非常浑浊。到了滑坡点,我看到下面屋顶有炊烟升起,我的眼泪马上流出来了。一位老人正坐在房檐下。

日记里的老人是93岁的鳏寡老人肖国有。按照村里的安排,他属于要安置搬迁的一批。尽管被几次劝说搬家,老人却说,自己时日不多,不愿搬离住了几十年的房子。王淘理解老人恋家不愿意下山,从这以后,每次一下大雨,王淘就踩着湿滑的山路,立刻赶到偏桥沟组的滑坡点,他反复叮嘱老人注意安全,确认老人安然无恙,才放心回去。


图注:王淘看望居住在滑坡点下的老人肖国有。

调研组来到这里后,王淘专程带我们来到这个滑坡点。站在山上的竹林里,他望着坡下的老房子,止不住眼眶泛红。他转过身,不住地用袖子抹眼睛。

回村委会的路上,我们迎面遇到了一个刚从山上砍柴回来的小男孩,约摸十几斤重的柴把他压得一肩高一肩低。王淘快步迎上去,把他的柴捆卸下放到地上,摸着男孩儿的肩膀低声跟他说“德坤,歇会儿”,温和地询问“早上吃饭没有,最近课程多不多,生活费够不够用......”当王淘重新把柴捆放到男孩肩上,扶正,目送他离开时,王淘的背影轻轻发抖。

等转过身来,王淘的眼睛和鼻子都红红的,“这个小男孩今年11岁,在镇上读小学。他砍的是黄柏树枝,皮剥下来晒干可以卖给药材商,一斤5块钱,好补贴自己的生活费。我让他休息会儿就走,因为他还要步行2里地才能到家吃晚饭。”说到这里,王淘的眼睛又湿润了。他低头说,“我看不得老人吃苦,看不得孩子受委屈。”



图注:王淘正与上山砍黄柏树枝回来的男孩钱德坤聊天。

王淘的同事告诉我们,他离开北京时,岳母去世不到百天,岳父行动不便要人照顾,儿子刚中考结束成绩也不理想。尽管如此,当组织需要时,王淘义无反顾来到“前线”。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却成为他无法言说的心病,也让他对黄家沟的老人和孩子有了更加深重的关切。

村里有十几个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王淘通过国防科工局直属机关为马静茹等5名中小学生联系了长期帮扶的“叔叔阿姨”,还给村里的9名贫困大学生筹集捐款18000元,解决了村里贫困孩子上学的问题。

“习总书记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如果我走后他们抽着烟喝着罐罐茶的时候,能偶尔说起这里来过一个叫王淘的还不错,我就知足了。”他的眼眸发亮,隐隐闪着泪光。

抵达民心才能抵达永远。

再次走到黄家沟的山上,王淘停下脚步,路边的芍药正热烈盛开,潺潺的溪水欢快地向山下奔去。路过的村民老远就和他打招呼,“王书记”长“王书记”短,扬起的脸上一片真诚。王淘憨憨地笑着,光影里,整个人从头到脚焕发出别样的神采。